岷县:药香飘满致富路-新华网
首页> 正文

岷县:药香飘满致富路

2025-11-04 09:26:20
来源:甘肃日报

  原标题:岷县 药香飘满致富路

  金秋时节,药香满溢。在素有“千年药乡”美誉的定西岷县,70万亩中药材迎来了全面采挖的丰收季,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,一派繁忙景象。

  在岷县寺沟镇老鸦山,种植户包平安正抢抓晴好天气,带着家人采挖自家的70亩党参。“党参已经挖了40多亩,准备清洗后卖给收购商。家里还有60多亩当归,党参挖完就轮到它了。”包平安的言语间,满是丰收的踏实与喜悦。

  这份喜悦,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。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,平均海拔2751米,高寒气候与疏松肥沃的黑钙土,共同孕育了品质道地的当归、黄芪、党参。其有效成分含量高,品质上乘,每年都吸引着八方客商纷至沓来。

  “今年党参的品质和行情都不错,我准备采购几吨。”来自安徽的客商李刚一边仔细挑选药材,一边赞不绝口。

  优质药材的种苗也同样炙手可热。在闾井镇张寨村的种苗基地,种植户赵平正与来自青海的客户商谈价格。“苗子长得特别好,客户刚已经预订了,一袋子400元!”简单的对话,道出了岷县中药材从源头就备受青睐的市场地位。

  随着鲜货上市,中药材的鲜切加工也迎来了“黄金期”。走进岷县中鲁药业有限公司,药香扑面而来。在无尘生产车间内,现代化设备高效运转,空气净化与紫外线消杀系统全天候守护着生产环境。

  “进入采挖季,我们的订单也大幅增加。车间4条生产线、20多名工人正加足马力、全线生产,确保所有订单按时保质保量完成。”生产线线长颜军霞介绍道。

  作为扎根岷县的本土企业,中鲁药业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道地药材的“硬核支撑”。“药材好,药才好。”公司产品研发总顾问康玉龙一语道破天机,“我们依托岷县道地药材,进行食药同源大健康产品的精深加工,目前有60多个品种,主要销往东南亚,今年销售额预计能达到2个多亿。”

  生产线上,女工李秀兰身着无菌服,熟练地检查着药包密封性,她笑着说:“在厂里上班,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,家门口就业,既能顾家又能增收。”这份工作,为她和许多乡亲带来了稳稳的幸福。

  在提取车间,数十个大型不锈钢提取罐整齐排列,控制屏上的温度、压力参数实时跳动。“现在运行的是当归有效成分提取工序,罐内温度85摄氏度,通过3小时循环提取,能最大限度保留当归多糖、挥发油等成分。”技术员李环环指着提取罐介绍道。从药材投料到最终制成当归粉、黄芪口服液、党参养生茶,全程实现自动化、无污染的密闭生产。

  从田间到车间,从原料到产品,岷县中药材产业正迈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
  “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利用岷县道地药材资源优势,加大科研投入,延伸产业链,培育高附加值产品,并建立海外仓,争取明年销售额达到5个亿,为岷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。”岷县中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山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  企业的雄心,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同频共振。近年来,岷县立足资源禀赋,聚焦“道地、绿色、生态”核心,持续推动中药材加工产业提质升级,逐步构建起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。中医药加工产业实现了从“粗加工”向“精深加工”的跨越,从“单一药用”向“药食同源”的拓展。

  目前,全县共有中药材加工营销企业145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,年加工中药材超20万吨,产值逾110亿元。这片土地上的“千年药香”,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飘香四海,惠泽万家。

  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贾宝明 韩程

【纠错】 责任编辑:王小华